第386章 扶桑国的困境 (第2/2页)
在临安城的繁华深处,鸿胪寺内,一封封加盖着扶桑国印信的急件悄然累积,这已是第四封了,它们如同无声的呼喊,诉说着远方的迫切。扶桑国的使者,面带坚决,不顾一旁宋国官员好言相劝的温文尔雅,执意要突破重重礼制,亲自觐见南宋的帝王——赵构。
晨光微露,赵构自后宫的温暖寝殿中缓缓步出,脸上尚带着几分未消的慵懒与哈欠后的余韵。他随意地问了问随侍一侧的宫人:“今日宫中,可有甚么要紧之事?”
太监总管闻言,连忙躬身,声音中带着一丝小心翼翼:“陛下,那扶桑国的使者,已在殿外恭候多时,从晨光初现至今,未曾离去。您看,是否需要召见一二?”
赵构轻轻摆了摆手,语气中透着一丝不耐与随意:“都好几日了,这扶桑国的使者竟是如此执着,还未离去吗?罢了,这等琐事,便交由秦桧去处理吧。”言罢,他转身欲回寝宫,似乎对这一切并不十分在意,只愿继续沉浸于自己的宁静世界。
浓烟如墨,沉沉地笼罩在本州岛的上空,将阳光与希望一并遮蔽。在这片灰暗之中,百姓的哀嚎声此起彼伏,宛如夜风中飘荡的凄厉挽歌。
一个瘦弱的扶桑小女孩,眼中满是迷茫与恐惧,她拉着身旁一位憔悴不堪的女人的衣角,声音颤抖地问道:“妈妈桑,那些扎着辫子的人,他们为何要夺走我的爸爸和哥哥们的生命?”
女人轻轻抚摸着女孩的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与决绝,她强忍着泪水,用颤抖却坚定的声音说道:“樱子,我的孩子,你的爸爸和哥哥们并非无端逝去,他们是为了守护我们心中的天昭大神,为了这片土地的神圣与荣耀而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你应当为他们感到骄傲,为他们的英勇与无私感到自豪。记住,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话语间,虽然满是哀伤,却也透露出一种不屈与坚韧,仿佛是在告诉这个世界,即便是在无尽的黑暗中,也有光芒在默默闪耀。
此刻,在本州岛的港湾边,一群富贾与贵族不惜重金,悄然买通了港口守卫的铁律,密谋逃离这片被称为扶桑的土地,寻觅海外的避风港。码头上,琳琅满目的箱笼层层叠叠,大至雕花木箱,小至精致锦盒,堆砌成一座座小山,映照着他们急于远离的决心。
扶桑国的贵族老爷们,身着华丽却略显慌乱的衣裳,穿梭于仆从之间,不时发出严厉的叱责与急促的催促,仿佛连空气中的尘埃都随着他们的指令而颤抖。下人们或抬或扛,汗流浃背,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只因主人的心绪如同这冬日寒风,冰冷而急切。
在这匆忙与不安交织的氛围中,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呼喊,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即将被风卷走的过往,以及那些对未来未知的渴望与恐惧。海港之上,船只蠢蠢欲动,等待着这些逃离者的到来,一同驶向远方,追寻那或许并不存在的安宁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