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千秋小说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三百一十一章 苏大炮重出江湖!

第三百一十一章 苏大炮重出江湖!

第三百一十一章 苏大炮重出江湖! (第2/2页)

若是官家卑职河中有毒的思想毒害,到时候带着大宋朝也一起这般,岂不是要带着整个国家步入深渊?
  
  某听说最近那苏允不断在太学鼓嚷,鼓动太学生,讲述诸多有毒的思想,依某看来,须得立即禁止他上蹿下跳,最好是贬谪去地方,不然汴京淳朴的风气也要被他带坏!”苏轼见程颐要将苏允置之死地的做法,顿时心下大怒,此时眉山苏氏一脉相传的基因血脉技能开始爆发。
  
  苏轼冷笑一声道:“大宋朝何时思想禁锢到现在这种地步了?难道大宋也要因言而获罪了?
  
  苏允不过是在讲学,他就算是有些思想你不喜欢,但就不能提出来,跟其他的人进行探讨分享么?
  
  要是照你这么说,当年王介甫相公执政的时候,你的理学与王学格格不入,那时候是不是王相公要派一支禁军,过去洛阳将你枷锁而下,不让你讲学了?
  
  苏允本是才智高绝之事,因为边事,回归朝廷之后本就已经不接触政事了,身为一个翰林学士,却是连基本的政务都接触不到,现在去太学讲个学,都要被你这样的小人抨击他传播有毒的思想?
  
  程颐,难道太后以及诸公都看不明白你在想什么做什么么,你无非便是认为苏允的学说已经威胁到你们二程的理学罢了,想要让官家只接受理学,不让官家接受苏学。
  
  呵呵,程颐啊程颐,你这用心实在是歹毒之至!”
  
  苏轼嘴皮子上下翻动,快如闪电,一下子将程颐给说蒙了,心里边只觉得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但却是一句都说不出来。
  
  苏轼却还在输出,转头与高太后拱手道:“太后,此事我也是憋了许久了。
  
  苏允是臣的侄子,臣对他十分了解,他其实个十分淡泊名利之人,当年若不是臣与弟弟苏辙一起劝他,后来还有官家命他一定要入仕,他可能现在还在悠游林下,绝对不可能做官的。
  
  他之所以做官,实在是因为先帝对其恩重,他去西北,也只是因为当时西北战事糜烂,想要去西北替朝廷出力。
  
  当时他去西北之时,西北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若非苏允去了,咱们大宋现在估计还是被西夏不断要挟。
  
  现在虽然西夏仍然在威胁,但西夏已经是外强中干,实际上我们并不畏惧于他,这得益于苏允在米脂一战之中打掉西夏的十几万军队的缘故。
  
  至于之后的盐战,乃是苏允为了解决西北百姓吃盐的问题,这难道有什么问题么?
  
  西夏粗暴干涉咱们大宋朝的内政,朝廷不谴责西夏人的手伸得太长,反而要责备咱们为民请命的官员,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苏允因为西北之事被调回京,已经是被惩罚不许再接触政事,身为翰林学士,却是至今一封诏命都没有拟过,这样对一个有功的大臣来说,难道是公平的么?
  
  现在他身为翰林学士,连出去讲学,都要被人扣上一个这么大的帽子,呵呵,若是这般下去,以后还有谁敢下力气做事,还不如就当一个禄虫好了!”
  
  苏轼越说越气,又冲着程颐输出,他指着程颐道:“此人闭门造车,搞出来一些狗屁不通的道理,半点做事的能力都没有,就敢大放厥词,造谣朝廷有功大臣!”
  
  程颐想要反驳,苏轼立马道:“你可有为百姓做过一点事情,苏允疏通惠民河,让害民河变成了真正的惠民河,还搞出来菜洞子,让一方百姓致富,更为朝廷每年增加上千万贯的收入!
  
  你可曾上马治军,为一方百姓谋得太平,苏允去西北一年,击溃西夏大军何止二十万,若非如此,西夏使团今日就敢上金銮殿骂战来!
  
  如此能文能武的有功大臣,现在却要被你一个闭门造车,就一口歪道理的腐儒如此造谣攻讦,天理何在!”
  
  程颐被苏轼骂得脸色铁青,束手而立,浑身颤抖。
  
  高太后与吕公著等人面面相觑。
  
  范纯仁见苏轼还要继续输出,赶紧劝道:“好了好了,子瞻,咱们就事论事来说这个事情好了,正叔(程颐),你也别在意,子瞻脾性历来如此,大家都心平气和一点来说事就是。”
  
  苏轼见范纯仁劝阻,这才收了神通。
  
  然而程颐却依然还是脸色铁青。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