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陇西局势 (第2/2页)
如今河西的山上已经插上了旌旗,这说明两岸十分安全,可以放心渡河。
这么想着,刘继隆对张昶二人示意道:“兵卒建造浮桥通过。”
“是!”二人作揖应下,很快就安排了兵卒建造浮桥。
由于水位下降,乌逆水的河水竟然只高到人的胸口处。
对于需要渡河的大军来说,这是件好消息,可对于下游的广武、五泉等城池来说就不是好消息了。
一个时辰后,浮桥被数百兵卒搭建完毕,一辆辆挽马车及牛车开始通过,随后是随军家属、民夫,最后才是兵卒。
浮桥搭建好后,刘继隆也没有让人拆除,毕竟李仪中还需要浮桥和昌松沟通。
在刘继隆的指挥下,归义军上万人的队伍开始沿着河谷向南开拔。
得益于乌逆水的水位下降,东岸的官道更为宽敞,甚至可以让三辆马车并排通过还有多余。
赶在天黑前,他们找到了一处峡口扎营休整,而四周本就不茂盛的植被也被他们砍伐大片,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恢复。
入夜,营盘内升起了火光,香喷喷的饭食搭配野菜供人食用。
尽管日子比起在河西时辛苦太多,但营内却没有人抱怨,因为刘继隆也带着张昶他们坐在帐外,吃着与他们一样的饭食。
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没有感受到不公平,暂时的辛苦还是可以忍受的。
“明天开始,沿途遇到成材的树木,得砍伐带上才行。”
“若是广武四周没有树木,届时无法建造投石机,想要拿下广武也没有那么容易。”
将毫无油水的饭菜吃完后,刘继隆对尚铎罗、陈靖崇他们吩咐了起来。
众人纷纷应下,而张昶则是在空气中嗅了嗅。
“哪来的肉香味?”张昶往香味的方向看去,却见香味是从李仪中牙帐里传出的。
他啧啧两声,虽然没说什么,可那嘲讽的模样却十分显眼。
马成、李骥他们自然也闻到那味道了,只是他们谁都没说,毕竟等拿下兰州后,他们恐怕也不会再和李仪中有什么交集了。
眼下他们还需要李仪中率兵与他们收复广武、金城关和五泉,没有必要自找麻烦。
不过他们也能看出来,就李仪中这种带兵方式,注定得不到将士们的爱戴。
这么想着,众人都收敛了心神,而刘继隆也在草草交代几声后,自行返回牙帐去了。
众人见他离去,也都纷纷吃饱喝足返回了自己的牙帐。
返回牙帐后的刘继隆没有休息,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太多,而这几日与尚铎罗的交流,使得他更为了解陇西的情况,所以他得把这些情报都记录下来。
由于行军路上不好携带沙盘,所以返回牙帐后,他便取出一张粗纸,用毛笔在纸上绘出了河陇的地图。
河西、陇右的地图被绘画出来后,他又将河西、陇右具体划分起来。
他将即将被进攻的会州、兰州吐蕃画作一块,将河临渭三州画作一块,陇南七州画作一块,然后又在磨禅川画出论恐热,将鄯州和廓州画成一块。
将这些势力圈圈点点之后,刘继隆才拿出文册开始根据尚铎罗提供的情报,加上早年大唐对陇右道人口的记载来推算各方势力人口及其麾下兵马数量。
河陇之地,最强的无疑是当下收复凉州的归义军,人口约二十一万,甲兵一万七千有余。
除此之外,便是陇南七个州的吐蕃,合计人口约十三万,甲兵八千余。
再往后分别是七万四人口的尚延心,以及六万人口的尚婢婢。
两人的兵马数量,分别是四千余和五千余。
除去他们,剩下的就是兰州和会州两地吐蕃了。
兰州人口一万,甲兵一千,而会州人口二万六,甲兵两千余。
这些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无法统计这些年番人增长了多少,所以陇西的人口与实际的人口兴许有很大出入。
如果自己能收复整个陇西之地,加上有现成的甲胄,以陇西二十万之众,养甲兵万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乌逆水的水位,刘继隆还是揉了揉眉头。
“刺史,您不舒服吗?”
为刘继隆打热水回来的曹茂见他揉眉心,当即关心了起来。
“没有。”刘继隆摇摇头,随后才道:“陇西的大旱比我想的还要严重。”
“虽说朝廷早年在陇西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堰堤、水渠和水堤,可河陇失陷后,吐蕃疏于治理,加上论恐热纵兵河陇,许多水渠、堰堤恐怕都淤堵乃至损毁了。”
“想要恢复这些水渠堰堤,恐怕要下很大功夫才行。”
“此外,以我军的粮食,若是还要养五泉的百姓,那恐怕连年关都过不去。”
“抵达五泉后,我得想个法子解决这件事才行。”
粮食是根本,没有粮食,刘继隆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失去。
论恐热从拥兵三万众的吐蕃大论,沦落到如今的磨禅川土寇,便是因为他不能让陇西的番人吃饱饭。
如果他能让陇西的番人吃饱饭,即便他再怎么残暴,也不会缺少跟随他的人。
“刺史,我们就不能向小张节度使借粮吗?”
曹茂不解询问,可刘继隆却摇摇头:“我们和河西的联系,是时候切断了。”
张议潮叔侄的心思,刘继隆十分清楚,无非就是想着把自己放到陇西,等张淮深地位稳固了,再想办法把自己召回去。
只是自己已经受够做旁人部将的日子了,他此次出走就是要自己当家做主。
即便日后他会返回河西,却也不是去帮助张议潮和张淮深,而是吞并河西,让西北只剩下一支归义军。
这对叔侄在自己手下,总比在唐廷手下要好得多。
“对此刺史。”曹茂似乎想到什么,忍不住说道:
“我听李刺史说,索刺史似乎对您敌意很大,我们是不是该小心点?”
“不用。”刘继隆摇头轻笑,他并不认为索勋能对自己造成威胁。
虽说因为自己的缘故,归义军提前十年收复了凉州,并试图将势力扩张到黄河以东的会州。
但此举对于唐廷来说,并不会让唐廷对他们刮目相看,反而会更为警惕。
毕竟历史上他们只是收复凉州,就引得唐廷调郓州天平军介入凉州,更是扶持甘州、安西等地回鹘掣肘他们。
如今他们跨过黄河,收复会州,会引起唐廷何等反应,就连刘继隆都不清楚。
索勋想要凭借会州坐大,也得看看唐廷愿不愿意帮助他。
没有唐廷的帮助,索勋想要在番多汉少的会州扎根,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相比较会州,身处陇西的自己虽说会面对一段艰苦时期,但只要熬过去,自己就可以趁势而起。
这个所谓的势,不仅仅是山南西道的盗寇,还有唐廷的西南问题。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唐宣宗李忱死后不久,南诏就会改国号而称皇帝,对大唐西南发起进攻,甚至攻破播州、交趾。
唐廷只要和南诏爆发冲突,那自己就有机可乘。
即便战场不在剑南道,自己也能在剑南道创造冲突。
想到这里,刘继隆脑中便闪过尚婢婢、尚摩鄢和拓跋怀光的身影。
在晚唐,如何让唐廷重视自己?
除了给大唐来点小小的牙兵震撼,其次便是养寇自重了。
陇西想要获得资源,没有比养寇自重更好的办法。
思绪间,刘继隆收起了桌上的文册,对曹茂吩咐一声后,便安心睡下了。
在养寇自重前,他还是得先壮大自己,让唐廷认识到自己的实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