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用人命把航线铺出来! (第1/2页)
要出海探险,一条好船自然必不可少,只是曰本战国时期没有好船,甚至这会儿的曰本连个正经的造船厂都没有,负责造船的都是比较大的水贼团体,一般人根本没机会从他们手中买到船。
好在於大就是个退役水贼,还是以前小有名气的资深水贼,多少有几分老关系在,所以在得到原野的同意后亲自出马,以七百五十贯+三十贯介绍费的价格购入一条二手关船。
至于所谓的关船,指的是一种在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广泛活跃于曰本近海的中小型船只,因水贼常用它设卡设关,打击走私,巡查领海,故名“关船”。
它的船头通常呈尖角状,通常垂有穗状流苏,尖角上安装了名为“水押”的器具,作用类似于西方盖伦船的船喙,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水的阻力,使其更适于破浪疾驰。
它船体结构则类似安宅船,下面是用于存放货物和压舱物的船体,采用搭接方式建造,结构相对脆弱。上面有一个供人员居住和活动的“总矢仓”,一般只有一层,很低矮。
动力方面则是桨帆混合动力,依船型大小,桨橹数量从6-80支不等,而帆则是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怎么也能吃到风力且操作十分简单的竹木硬帆。
这就是关船大概的样子了,可以用来近海运输人员,输送货物。如果发生战争的话,也可以随时改装为战船,也就是用竹制“楯板”把船体围起来,再给水手们配发弓矢铁炮等武器便可,打起来在海面上窜来窜去很灵活,很适合缠斗——如果船型再小一些,到时就会被称为“小早船”。
总体而言,这是一种非常落后的船型,哪怕不是用现代眼光来看,仅就是站在十六世纪中期以东亚平均水准来衡量,这依旧是一种非常落后的船型——这玩意连水密舱都没有,只要船体上破的洞足够大,它就会毫不客气的变成潜水艇。
反正原野绝对不敢坐这种东西出海,至少不敢开着它跑出伊势湾这种风浪相对较小的区域,去经受太平洋狂风巨浪的考验。
不过於大对这艘四百石的中小型关船倒是十分喜爱,信心似乎又多了几分,而原野为了避免血本无归,倒也真的用心,帮他从工坊和资深郎党中精挑细选出十名青年男子,立地把他们转职为水军,归入他的麾下,让他先在弯津附近日夜把船只操练熟了,多巡航几次培养出默契后再出发也不迟。
同时,他也努力回忆现代看过的地图,努力帮他“猜测”出一条安全的航线,尽量增加成功率。
按他的计划,直挺挺往那些人类有史以来从未去过的岛屿上冲肯定不行,那近乎送死,需要每一步都踩稳了,一个岛一个岛向前搜索,直到找到那些位于曰本群岛最外围,海鸟已经在上面拉了几千几万年乃至十几二十万年屎的珊瑚岛为止。
这也算一种另类的“蛙跳战术”了。
他相信这是有一定可行性的,毕竟曰本群岛周边大约有一万三千座以上的岛屿,只要一个一个岛踩着过去,把一往无前的长距离航行,改为七八次乃至十几次短距离航行,危险性应该能下降好几个等级。
然后,就要看於大船长的经验、勇气和运气了,能活着回来就能帮妻儿逆天改命,终身无忧,从此全家人过上快乐安定且幸福的生活。
嗯,据原野这段时间观察,这对老夫少妻之间应该有个相当不错的爱情故事,於大这种人这把年纪了,还要出来低头卖命,就是不想娇妻幼子困顿于岛上,只是这种事不好细究,本着尊重人才的原则,原野也没多问。
而於大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特别是反复讨论该怎么到那些无人荒岛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原野的认真和宽厚,日常和他说话也多了起来,日常训练那十名新转职的水军更是尽心尽力,不怎么藏私——五十多岁放在这时代已经是老人了,他干不了多久的,原野礼贤下士,那他也不介意给他培养几个新船长出来,这里面不存在竞争关系。
他越来越配合,原野也就顺便向他打听了一下曰本的水贼们,毕竟作为一名现代人,他不可能不清楚海运的重要性,哪怕他现在的实力连屁也算不上,连船也只有一条,根本没资本搞海运扩展远方市场,但不妨碍他先打听打听未来的对手或是合作伙伴的情况。
这种事也不是什么秘密,於大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就当是闲聊以及增进感情,给他简单说了说曰本水贼这个颇为独特的群体——在曰本,水贼其实是一种类似“海上豪族”的存在。比如,曰本各地水贼都有征税权,特别是濑户内海,也就是曰本中国地区和四国地区之间的海域,就有大量水贼团体活跃其中,凭借一己之力公然设卡,征收“帆别钱”——按船帆大小收取过路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