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千秋小说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26章 父子畅谈,刘备眼中的刘封

第126章 父子畅谈,刘备眼中的刘封

第126章 父子畅谈,刘备眼中的刘封 (第1/2页)

江陵,治署。
  
  远远望去。
  
  院中的柳树仿佛碧玉装饰,低垂的柳枝犹如绿色的丝带。
  
  春风吹来,仿佛一柄灵巧的剪刀在裁剪细叶,尽显盎然春意。
  
  刘封立在柳树前,脑海中不由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
  
  荆州的寒冬已经消逝。
  
  曹仁退守襄樊,孙权遁走樊口。
  
  由西至东。
  
  沮水和漳水流域的临沮、章乡、当阳、麦城,汉水流域的荆城、竟陵、沔口,江夏郡的夏口、陆口,荆南的长沙、桂阳,都已纳入了关羽的军控区。
  
  受战争影响的荆州各县,也在逐渐的恢复耕作。
  
  今日已经是刘备来江陵城的第七日了。
  
  前六日。
  
  刘备一直在慰问城中长者、孤寡、病患、伤残等,从早到晚,都无闲暇。
  
  直到今日,刘备才有空暇来到治署召问关羽、王甫等各级官吏。
  
  刘封也在召问的名单中。
  
  正感慨间。
  
  一个白毦兵来到刘封面前,端来一碟豆沙糕:“将军,这是大王让我送来的。今日大王召见的人多,得让将军多等些时辰。”
  
  刘封笑了笑,让白毦兵将豆沙糕放在石桌上。
  
  关羽公务繁忙是第一个被召见的,刘封则是召问名单上的最后一个。
  
  “替我回禀父王,我无碍。”
  
  白毦兵点了点头,退回了堂内。
  
  看着院中排着的长队,刘封知道短时间内是等不到刘备召见了,遂让寇安国取来羊皮纸铺在石桌上。
  
  刘封则提笔在羊皮纸上勾勒简单的地图。
  
  地图则是诸葛亮昔日在隆中时为刘备擘画的战略蓝图。
  
  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褒贬不一。
  
  多有人以成王败寇的出发点来否定隆中对的战略价值,再拿陈寿那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以及“韩信能定三秦诸葛亮到不了长安”来否定诸葛亮的隆中对。
  
  然而在刘封看来。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在古今奇略中也是前十的存在。
  
  任何的奇略都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否则就是关公战秦琼胡扯八诌。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刘备年近半百、髀肉复生、创业破产、寄人篱下。
  
  而刘备的诉求是:匡扶大汉。
  
  几乎要啥没啥,你说你要匡扶大汉?
  
  这活儿也就诸葛亮敢接!
  
  然而。
  
  仅仅十年出头,刘备真就跨有荆益三分天下。
  
  哪怕是史载关羽败走麦城、刘备败走夷陵后,诸葛亮依旧还能维持国祚四十余年。
  
  足见隆中对的战略价值!
  
  要刘封说:陈寿一个整理史料的史官,懂个锤子的奇谋将略。
  
  凭借收集的地图以及在荆益多年的实地勘察,刘封将《隆中对简图》不断的细致完善,具体到山水、重镇、险关等,又勾勒了行军路线、兵力部署等。
  
  一直画到申时,才将图画完。
  
  刚停笔揉了揉脖子,一个温润如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公仲对军师横跨荆益的构想,理解颇深啊。”
  
  听到熟悉的声音,刘封连忙起身问礼:“孩儿见过父王。”
  
  说话的正是刘备。
  
  在召问完官吏后,刘备就起身来到院中。
  
  见刘封正专注的画图,刘备又屏退了左右,静静的来到刘封身后注视。
  
  中途还给刘封递了水囊。
  
  刘封只当是寇安国在身后也没注意,直到刘备开口才反应过来。
  
  瞪了一眼院门口的寇安国,寇安国向刘封摊了摊手表示无奈。
  
  “不要怪安国,是孤让安国不得声张的。”刘备笑了笑,坐在石凳上,又示意刘封坐下:“公仲这次立下大功,可有想过要什么赏赐?”
  
  刘备如寻常人家的慈祥长辈一般,谈吐举止皆令人如沐春风,让刘封不自觉间也少了紧张多了随和。
  
  刘封没有耍心机的称“不要赏赐”之类,认真的思考后,道:“孩儿希望,能担任北伐先锋。”
  
  担任北伐先锋,与其说刘封是在索要赏赐,倒不如说刘封是在表明立场。
  
  刘备不傻。
  
  相反。
  
  刘备对刘封的处境心知肚明。
  
  在收刘封为养子的时候,刘备无子且事业也没起色。
  
  刘备看中刘封的品行和武艺,觉得跟自己年轻时很像,遂以刘封为养子,有心以刘封为嗣子。
  
  即便阿斗出世,刘备也没改变过这个想法。
  
  阿斗虽然出世了,但能不能活着长大都是个未知数。
  
  颠沛流离多年,刘备屡丧妻子,对子嗣的心态早已看淡。
  
  没长成的儿子,夭折的风险太大。
  
  哪怕在汉中称王前,刘备其实都没改变过以刘封为嗣子的想法。
  
  刘禅才十二岁。
  
  十二岁能干什么?
  
  主少国疑,臣心难附。
  
  刘备在史书上看过太多的例子,也在现实中看过太多的例子。
  
  譬如许都的刘协,就是个活生生的案例。
  
  带着刘封去打汉中之战,其实也是为了让刘封多立军功建立威望。当时的刘禅才十岁,刘备自个儿也没信心能打败曹操。
  
  刘备是抱有不幸战死汉中就让刘封接替掌军的想法的,这也是刘封副军中郎将这个特殊职位存在的原因。
  
  真正改变想法是在汉中称王期间。
  
  击败曹操后,刘备的势力空前强大,称王后应该以谁为世子就涉及诸多利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