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糜竺父子,刘备对刘封偏爱 (第2/2页)
去了,就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身死,或是遭遇曹兵偷袭,或是遭遇刺客,或是积劳成疾,又怎比得上在成都当值的安逸?
可如今要救糜芳这个胞弟,糜竺也豁出去了。
只要能保住糜芳的性命,散尽家财可,不再当官也可,让糜威去新城替糜芳将功赎罪亦可。
刘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徐徐道出了最终决定:“糜子方之罪,不可轻饶。然念其久随孤,又有功苦,特免其死罪,许其侄糜威前往新城将功赎罪,并罚其子侄五年内不得升迁。
今后将推行此法:父母有罪者,许其子侄将功恕罪,且根据罪行大小,罚其子侄数年内不得升迁。望诸君自省,切莫因一时错念而累及子侄前程。
至于糜子方本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令其闭门思过,著书恕罪。”
糜竺再次叩首而泣:“谢大王隆恩!”
刘备长叹一声,扶起糜竺,道:“子仲,糜子方的罪本不应由你父子来承担。此番决定,孤也是为了警示旁人,不可再自恃身份而视守城为儿戏。”
糜竺深知。
即便刘备罚糜威数年内不得升迁,赦免糜芳死罪都会让荆益的官吏心存侥幸,这对法度的推行是极为不利的。
一旦规矩破了,那就会变成:廖立献城没死,糜芳献城没死,我献城凭什么死?
尽管如此,刘备依旧为糜竺破了例。
糜竺又请命道:“西川路远,不如我先去一趟新城郡暂代新城郡少府一职,以免耽误时日误了副军将军所虑之事。”
刘备同意了糜竺的请命,又手书一信,让糜竺转交给刘封,叮嘱道:“孤这儿子,治军用兵令孤惊叹,治理地方令孤担忧。到了新城后,子仲可替孤多费心。”
刘备心底还有句话没说。
那就是:缺钱缺粮你直接跟孤讲啊,新城重郡,百废待兴又缺民少财,孤难道还会不拨付钱粮吗?你在新城郡强撑作甚?
刘备不知道的是。
刘封自觉荆益疲敝不想让刘备为难,又是第一次当太守想要干出一番成绩来,故而不愿伸手向刘备要钱要粮。
这次伸手向刘备要糜威,也是深感新城郡缺乏精通商贸的人才影响了掠夺南乡郡豪族财富的计划,且又恰巧听闻糜竺来了江陵。
假如糜竺没来江陵,刘封也不会向刘备要糜威。
最多会让韩重回江陵城,偷偷挖几个精通商贸的人才来新城郡入职。
只要锄头挥得好,人才不难找。
数日后。
糜竺跟田忠一并返回了新城郡。
得知刘备同意了让糜威来新城郡当少府,且在糜威来之前糜竺会暂代少府,刘封这心中的喜悦都快飘到头顶了。
不论是糜芳还是糜威,论商贸上的经验理论,加起来都不及糜竺。
再看刘备的回信,刘封的笑容更是不加掩饰。
刘备的信中只有简单八个字:缺钱粮了,就跟孤讲。
这简直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来自于刘备的偏爱啊!
“子仲公能亲自来新城相助,晚辈不胜荣幸。府中已备酒宴,为子仲公接风洗尘。”
刘封热情的迎糜竺入城。
又唤来邓范、虞翻、樊成、韩重、杜普,以及邓辅等房陵豪族大姓、长者、名仕作陪。
刘封卖人情给糜竺的事,众人是不知道的。
众人知道的是:刘备竟然让安汉将军糜竺亲自来新城郡给刘封暂代少府一职,且今后还会让长子糜威来长期担任少府。
这意味着:刘备对刘封很器重,对新城郡也非常的重视,想升迁想进步,那就得多努力了。
邓辅更是直接在酒宴上表态,称:为了新城郡的发展壮大,要献财以充新城府库。
对此。
刘封也只是称“今日乃私宴,不谈公事”,婉拒了邓辅的献财。
然而在次日。
酒宴上的事就不知道被谁给传了出去,一时之间在新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甚至于。
有豪族大户主动请求将家中“余财”存入刘封的钱行中,但都被刘封给婉拒了。
刘封不想对新城郡竭泽而渔。
既然糜竺来了,那么针对南乡郡豪族的财富掠夺计划也就能顺利推进了。
有糜竺的名头。
连豪商都不用伪装了。
昔日东海巨贾、如今汉中王麾下安汉将军,深谙商贸之术又有蜀锦渠道且地位超然,想走私点蜀锦去南乡郡,这是很合理的。
糜竺又指出了刘封空手套白狼掠夺计划的弊端,若是掠夺太狠了,今后南乡郡豪族会因厌恶刘封而心向曹魏。
糜竺又给刘封制定了新的方案,且传信让糜威来的时候运一批蜀锦入新城郡,要在新城郡和南乡郡之间打开蜀锦的销售渠道。
有糜竺这个专业人士在,刘封也就不卖弄那半灌水的商贸之术了。
正如糜竺所言:这南乡郡的豪族也不是傻子,骗一次还行,骗第二次就骗不到了,上当受骗了肯定也会怨恨刘封而心向曹魏。
万一这今后决定讨伐南乡郡时,南乡郡豪族全都站在对立面上,那刘封的讨伐难度就会成倍增加。
故而。
糜竺怎么说,刘封就怎么做。
主打一个:听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