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千秋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零六章 不够忠诚

第八百零六章 不够忠诚

第八百零六章 不够忠诚 (第1/2页)

通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不是他心善,而是士大夫的传统思维在作祟,对于释经权的执念。
  
  泰西的文脉,不在大明士大夫手中掌控,这让士大夫有些茫然。
  
  毕竟大明目光所及的地方,都用汉语,释经权完全掌握在士大夫的手里。
  
  礼部的老爷们,也不奢求这些泰西人能学得会汉文,礼部的老爷们,只是希望泰西的拉丁文能够更加规范一些,省的翻译上的麻烦了。
  
  这种拼写文字,一个陌生的词组,只能通过上下文联想,实在是想不到,就得请教泰西人解释了,如果能够规范起来,就会好很多。
  
  “非常感谢,我听黎牙实黎特使说过,大明对拉丁文的研究,非常的深入,感谢您的分享。”马丽昂十分真诚的感谢了通事的帮助。
  
  她看着海边愣愣的说道:“先知曾经说:思想比武器更有力量。泰西的反对者可以杀死我的身体,但无法消灭我的灵魂。”
  
  “长远的、片面的去看,如果我死在了战场上,给大光明教带来的贡献,会超过我过往一切的努力。”
  
  “愿智慧永远伴随在所有人的身边,愿世界没有苦难和压迫,愿你、我和所有人,都有大光明的未来。”
  
  通事不再回答,他总觉得这些个狂信徒,都有点神神叨叨的。
  
  朱翊钧在三天后收到了礼部的奏疏,礼部一字不差的描述了通事和马丽昂的对话,如果不是大光明教有些特殊,这点小事,不至于摆在皇帝的面前。
  
  朱翊钧将这些对话简单提炼了一下说道:“要用自由之火点燃整个泰西?”
  
  “以生命点燃的自由之火,不会熄灭的,会照亮后来者之路?”
  
  “思想比武器更有力量?”
  
  “陛下啊,马丽昂还在松江府,要不要让人把她做掉呢?”冯保非常担忧的说道:“这泰西人要是活明白了,这不是给大明制造了一个强敌吗?”
  
  “朕都不知道你在担忧什么。”朱翊钧看着冯保打算杀使者的样子,哈哈大笑了起来。
  
  冯保的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点杞人忧天。
  
  朱翊钧满是笑意的说道:“梨树上长不出桃来,大明人的思考方式和泰西人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这是几千年的血税交出来的,从法三代之上,从绝地天通开始,中原都在想方设法的让人们不被宗教所影响。”
  
  “大明叙事经过翻译和西传后,本来就会失真,它再套一层大光明教的壳儿去异化,就更显得奇怪了起来。”
  
  “除了混乱,大光明教无法给泰西带来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即便是大光明教取得了无比辉煌的胜利,过段时间,大光明教只会变成罪人,泰西人需要先解决神的问题。”
  
  “桃是从桃树上长出来的。”
  
  从神话到传说,中国人始终不肯赋予神凌驾于人之上的绝对权力,神话和传说的出发点,往往都是人,而不是神,这和泰西完全不同。
  
  除了那些神话传说之外,最早的抗争要追溯到颛顼的绝地天通。
  
  而泰西,从神话到传说,再到现实的政治,各阶层的博弈,全都充满了神的痕迹,这不是一个大光明教短期内能够消灭的。
  
  哪怕是知道苦难,最终还是会因为经验,回到原来的神恩叙事上。
  
  “陛下圣明。”冯保思索了很久,才觉得陛下似乎说的很有道理。
  
  矛盾说、公私论、生产图说、阶级论全都是从大明这边长出来的,就像是市场换技术,其实压根换不到技术一样。
  
  马丽昂拿走的几卷书,看似是抄录了一些大明思想,但其实,她就只是拿走了几本书而已。
  
  朱翊钧不看好马丽昂,安东尼奥通过战争,获得了认可,成为了国王,但他仍然被广泛质疑。
  
  马丽昂就是和尼德兰人合流,最后也只会因为激烈的矛盾冲突,带来了更多的死亡,而被广泛反对,最终消失不见。
  
  更加明确的表述是:以大明文化为基础,对大明叙事进行异化的大光明教,其核心价值体系,来自于大明,而不是泰西土生土长的文化。
  
  会因为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带来太多的祸患,最终灭亡,并且成为罪人。
  
  申时行在奏疏里关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里描述的非常清楚,新旧价值体系,是循环往复的前进,而大光明教的核心价值体系,抛弃了神的叙事,是和泰西的价值体系格格不入的、水火不容的。
  
  “前浙江巡抚吴善言不是已经死了吗?杭州知府阎士选支持罗木营兵变,这怎么又有一份关于他的奏疏?”朱翊钧拿起了奏疏面色古怪的问道。
  
  冯保连连摇头说道:“陛下,臣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陛下看看就是。”
  
  朱翊钧认真的看完了手中的奏疏,奏疏是杭州知府阎士选写的。
  
  浙江巡抚是申时行代管,申时行在松江府时,阎士选基本就把整个浙江的事儿处置了,他在稽查旧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万历十年的旧事一状。
  
  万历十年,宁波远洋商行要到燕兴楼交易行,以大票的身份,出售一批票证,募集营造船只的费用等等,但最终没能完成过会,一切流程都走完了,被王谦给一票否决了。
  
  王谦敏锐的觉得不对劲,这里面有事儿,而且有大事儿。
  
  但王谦人在北衙,浙江的事儿,他鞭长莫及,就发了公函到浙江宁波,询问远洋商行问题,并且要求商总、总办、会办、代办等各级商行管事,入京接受询问。
  
  宁波远洋商行回答了交易行的询问,但是各级管事,并没有入京答疑,最终宁波市舶司远洋商行始终没能获得大票的身份,出售他们的票证,募集到足够的白银。
  
  自万历十年此案搁置后,朝廷挨了无数的骂,浙江人不理解,为何五大市舶司五个远洋商行,只有宁波远洋商行无法过会,这是一种区别对待!是朝廷看浙江不顺眼的故意刁难!
  
  在朱翊钧南巡之前,这种对朝廷的仇视,在有心人的塑造下,已经变成了敌视,视朝廷为仇寇,直到皇帝在万历十三年,下令还田,浙江百姓才彻底清楚的知道,陛下心里有我!
  
  整个天下,只有五大市舶司所在的府州县开始了还田,后来又多了个浙江,而且那些威罚在还田后,也会取消一部分,就是要跟朝鲜人同台竞技一起考进士,确实有些难受。
  
  那陛下心里有浙江,那这种敌视的情绪和氛围,究竟是谁塑造的呢?
  
  一直到万历十五年,杭州知府阎士选,终于把万历十年积累的旧案,给彻底查清楚了。
  
  宁波远洋商行有几个十分严重的罪名。
  
  虚假经营:宁波远洋商行是整个大明五大商行里,唯一一个不靠海贸赚钱的商行,这个商行的主营业务是放青稻钱,就是百姓黄青不接的时候,实在是没饭吃,借的高利贷。
  
  朱翊钧记得他当时下旨执行还田,超过百顷遮奢户必须把超过部分归还朝廷,整个浙江地面,人人额手相庆,甚至放了无数的鞭炮。
  
  因为陛下成了他们的化债人,这么一搞,利滚利的高利贷,就不用还了,因为债主都变成流放犯了。
  
  逃税漏税:经过松江府稽税院的稽查发现,在长达十四年的经营中,宁波远洋商行总计逃税漏税高达一百四十万银,并且买通了宁波稽税房相关稽税缇骑千户、缇骑等,犯罪情节极其恶劣。
  
  行贿寻租:除买通宁波稽税房外,还买通了宁波知府、杭州知府、杭州巡抚吴善言等人,累计输贿超过了三百二十万银。
  
  而吴善言承诺将浙东运河的承建,交给商行商总的小舅子承建。
  
  “吴善言居然有远洋商行二十万的身股?而且是以每股一文的价格购入?”朱翊钧看到这行字的时候,恨不得立刻大复活术把吴善言复活,然后扔到粉碎机里再粉碎一遍,掺到饲料里喂猪!
  
  朱翊钧嘴角抽动了下,厉声说道:“这什么玩意儿!把大明国事当儿戏吗?这燕兴楼交易行,当初设立是为了人人做船东,连那黎牙实都买了点船舶票证已经回本,甚至还有了赚!”
  
  他们想干什么,不言而喻。
  
  得亏王谦一票否决,否则宁波远洋商行一旦成功获得燕兴楼交易行,《有价票证买卖许可》,吴善言立即可以把自己手里的二十万股以五银每张的价格抛售。
  
  一旦市场有追涨情绪,吴善言获利更多!
  
  “陛下,下面还有。”冯保小心的提醒陛下,这本账很大很大,吴善言只是其中冰山一角。
  
  浙江地面很多势要豪右,共襄盛举,包括了远洋商行许多船东们,他们大多数以一银到三银购入了身股,等待着过会后,拉涨出货,连拉涨的银子都已经准备好了。
  
  除了势要豪右,还有乡贤缙绅,还有各级官僚,冗长的名单,都是以低价购入身股,等待变现,可谓是触目惊心!
  
  王谦该死啊!他以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卡了五年,没能让这些人得逞,否则大明燕兴楼交易行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了。
  
  朱翊钧面色凝重的说道:“下章到都察院,请海总宪查一查其他四个远洋商行,是否存在这种行为。”
  
  “陛下,查过了,正是因为查过了,才敢奏闻陛下的,海总宪奏疏在这儿。”冯保找出了海瑞的奏疏,摊开放在了陛下面前。
  
  有问题正常,要都有问题,也正常,主要看问题的规模和深度。
  
  如果都是同等规模,那就十分危险了,那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在没有取得政治站位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堕落,这代表着大明新政海陆并举中,开海的彻底失败。
  
  冯保低声说道:“四大远洋商行,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但是搞得像宁波远洋商行这么大的,只有宁波了。”
  
  这天底下的官吏、商贾、势豪、缙绅,哪有那么干净的?海瑞弄的素衣御史,到现在都也就十四个人。
  
  只要查,腚底下都是事儿,海瑞下了力气,把四大远洋商行里里外外翻了个遍,查了个底朝天。
  
  甚至连前松江巡抚现任工部尚书汪道昆,都被查了一遍,最终得到了一个总数,四大远洋商行各种形式的行贿受贿、权力寻租,总规模为二百四十三万银。
  
  多,很多,但考虑到四个远洋商行,倒查十年,这个数字,真的很小了。
  
  吴善言到任不到三年,就搞出了三百二十万银的庞大数字。
  
  海瑞给的意见也是限期交还赃款,这已经是海瑞反腐抓贪最小的处罚手段了。
  
  以各大远洋商行贸易吞吐量而言,这点贪腐,实在是不值一提。
  
  “没人游说到王谦头上吗?朕不信。”朱翊钧将两本奏疏放在了一起,眉头紧蹙的说道:“王谦居然顶住了腐化和游说?”
  
  “他有钱。”冯保言简意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