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千秋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刘基死,中都问对

第五百四十一章 刘基死,中都问对

第五百四十一章 刘基死,中都问对 (第1/2页)

想写一篇遗表,为大明奉上最后一份力。
  
  只可惜,身体支撑不住了,况且这样的进言文书未必能奏效,胡惟庸坐镇中书,说了也枉然。等胡惟庸倒下,又不知何年何月。
  
  刘基痛苦地闭上眼,轻声道:“将我抬到天井之中吧。”
  
  “父亲……”
  
  刘琏想要劝阻,可一想到这是父亲最后的心愿,也不忍拒绝,只好喊来家人将刘基放在铺了被褥的椅子里抬了出去。
  
  富氏、陈氏、章氏围坐在刘基身边,想哭又不敢哭,眼眶通红地低声哽咽。
  
  刘基仰着头看着明月,轻声喃语:“灵台思计平北虏,万骑兵戈卫中原。寄意天子委我令,我以我血荐轩辕!都说我刘基诗文一绝,可相对顾县男来说,终究还是差了几分凌云豪情。琏儿、璟儿,你们看好了,顾县男的崛起,将会掀起狂风巨浪……”
  
  不知为何,刘基总感觉月亮成了一面镜子,镜子没有照出自己苍老的脸庞,照出的是顾正臣那张坚毅儒俊的脸。
  
  “顾正臣,你在给我送行,对吗?也好,江山代有人才出,我刘基的使命完成了,至于剩下的使命,便交给你了……”
  
  刘基感觉过去的一幕幕从脑海之中闪过,就这么一瞬间,闪现了平生所有。
  
  深吸一口气。
  
  刘基颤颤巍巍想要站起身来,可终究没有站起来,只嘶哑地喊道:“我刘基刘伯温,计谋三千,自认是皓首忠臣!无悔于平生,有憾于人间!去休,去休,了了空空,是是非非,就此作罢……”
  
  垂手。
  
  哭声淹没了四更的梆子声。
  
  武阳村,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出门,站在刘府之外,举着引路的灯笼,延出一里多……
  
  中都的天,亮了。
  
  朱元璋起身,整好衣冠,带太子与诸子,祭奠仁祖淳皇帝。
  
  “思往昔之艰难,痛今朝之忌日,音容杳绝,三十二年……”
  
  想起父亲朱五四,朱元璋不禁伤感,那是一段不忍心回首的悲惨岁月,一个个亲人相继离世,人命比草芥还不如。
  
  当年自己只是为了能吃口饭,能活下去,谁能想,一步步成为了九五之尊!
  
  如今自己建立了王朝,可父亲、母亲都不在了。
  
  如何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朱元璋摸了摸肚子,重重地点了点头:“何以报恩,唯有万民再无饥荒!儿定躬行不怠,勤勉为政,努力让大明百姓,吃饱饭,穿暖衣,不受饥荒之苦,不挨风雪之寒!”
  
  吃饱饭,便是最大的治国道理。
  
  这话没错。
  
  再次亲至中都,朱元璋发现这里的百姓依旧有很多人吃不起饭,这不是两税的问题,而是天灾频频的问题。
  
  老天爷并不眷顾这一片土地。
  
  祭祀之后,朱元璋进入中都皇城,毛骧将自金陵转来的公文送上。
  
  太子朱标垂手在侧。
  
  朱元璋翻开一份文书,一看是茹太素所写,眉头顿时紧锁起来,耐着性子看了一半,便将文书丢下,咬牙切齿:“这个茹太素,写个文书动辄七八千言,还全都是一些晦涩难懂之词,着实可恶。朕说过,公文奏事,直入主题,竟还是不听,将他从刑部侍郎,贬为刑部主事反省反省!”
  
  朱标没有为茹太素说情,原因很简单,自己也反感他的文书……
  
  “这是——顾正臣上了文书,少见,诺,还是两封。”
  
  朱元璋有些意外。
  
  朱标眼神一亮,走到桌案旁:“顾先生此时递来文书,想来与开海之事有关。”
  
  朱元璋打开一封文书,扫了几眼,递给朱标:“相对茹太素的文书,顾小子的文书好了太多。开门见山,从不拖泥带水,不阿谀奉承,也不会搬来什么三皇五帝。”
  
  朱标接过文书,一边看一边说:“顾先生不喜欢在文墨上费心思,他的文书更务实。父皇,顾先生请旨,要将福建行省内,面向航海贸易的所有关津税取消,并将市舶司税率定为了五税一。”
  
  朱元璋端起茶碗,肃然道:“五税一,重税啊,这刚一开海就下如此狠的手,他就不怕开海贸易出师未捷?”
  
  朱标思量了下,认真地说:“父皇,依儿臣之见,自顾先生上任句容至今,他为朝廷带来了数十万钱粮,论钱粮汇聚之能,恐怕只有韩国公能与之匹敌。既然顾先生认为可以定为五税一,那说明他有把握。”
  
  朱元璋抿了抿嘴,看了一眼朱标,摇头道:“李善长会搞钱粮,若没有他,大明开国可不会如此顺利。只不过你忘记了一点,李善长汇聚钱粮,更多的是善统筹、善调配、善组织百姓运输,他之所以能做成这些事,依靠的是大张旗鼓、强令催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