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比烂的战争 (第1/2页)
方林岩都这么说了,这帮华商自身对日本人也是有切肤之痛,更关键的是,方林岩还不要钱,那还有什么说的呢,肯定是全力配合了。
于是一干人就开始你一言,我一嘴的合计了起来,当然,有的情况也是需要方林岩来给他们介绍,然后交底的。
很快的,一干华商就了解到了现在长崎港当中的具体详细情况,这时候他们才大吃一惊,没料到方林岩他们带来这支先遣队居然都已经全面占据了长崎,甚至连金崎支队都彻底击垮了。
这时候,在其余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郑家光敏锐的商业嗅觉一下子让他意识到,这件事搅合进去的风险固然会令人粉身碎骨,但是其中也是蕴藏着极大的机遇啊!
此时,在这场战争当中赚取到暴利的,必然是一开始就坚定不移投资的乔家。但是,乔家却也只能吃到战争红利的一小部分,便是因为他们终究是外来者!具体一点来说,应该很快就要离开。
长崎这块诺大的蛋糕,乔家能带走的有多少呢?
举个例子来说,乔家能带走的东西,无非就是金银珠宝,日元,拆卸下来的机器等等,那是有限的。
而作为在这里生活了百多年的郑家,乃是不折不扣的地头蛇,别看现在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要郑家的主脉还在,平时通行的信物还在,那么就能发动出巨大的能量。
别的不说,郑家可是从清初就开始在这里扎根了,郑成功当时的武力何等强大,日本政府都要被他按在地上打的!长崎能有现在的繁华,郑家至少要占三成功劳。
郑家人传承下来的这几代人,外加家生子仆人,前来投靠的亲戚等等什么的,都在这里直接落地生根,与当地的豪族嫁娶通婚,绵延传承下去几代之后,不要说是外人了,就是郑家的本族人也分不清楚有多少亲戚了。
只有郑家的几位族老心里面明镜似的,自个儿有着谱,谁家遭了灾,谁家有了难,只要是有郑家这边血脉关系,并且还不忘本支的,都能得到照应。
这就是家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具体一点来说,郑家现在就算几乎遭受了没顶之灾,可是只要郑家光/郑先仁任意一人在,同时家族的印章,密册在,依然能在长崎至少调动两三百号人手,十几个大型商铺的资源。
这些人手和大型商铺表面上看起来和郑家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一个个都对郑家忠心耿耿,因为他们在倒霉的时候,也都受过郑家的恩惠。
当然,这些人手肯定是用于商业上的用途,不是打生打死的。
除此之外,郑家的本部是在长崎,却不代表其余的地方就放过了,事实上,无论是京都,大阪,还是那霸,甚至天津,上海,一样都有郑家的分号和生意在。
方林岩他们来到了长崎这边之后,虽然暂时打垮了日本这边的军队,貌似可以肆意妄为,但是他们是落不了地,生不了根的。
就像是狂风吹过大树,大树的树冠被吹得七零八落,哪怕是树干被吹折断了,但是狂风总会结束,大树依然能茁壮成长。
但是,郑家若是深度介入其中之后,他们就像是蛀虫那样,直接钻进大树的树干里面,甚至连树根都不放过,大树就只能无奈的被活活抽吸至死!
更何况在场的还不止是郑家,还有其余二十多家华商,他们联合起来的实力,绝对能赶上三五个郑家了。
这群华商和方林岩他们勾结了起来之后,那就是典型的官商勾结,可以赚钱的路子就太多太多了。
比如这一次大暴乱当中,唐人屋敷几乎被毁掉了八成,长崎港口的建筑物也是受损颇多,那么战后当然就要重建。
重建房屋就牵扯到了一系列的生意了,竹木材料,设计图纸,熟练工人.......里面的利润之丰厚,参考一下中国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发家历史就知道了。
本来这个行业华商是很难插手的,日本这边的大建筑商人家也是传了很多代的,盘根错节,与官方关系也非常好,但是现在官商勾结就不一样了。
华商对长崎这边的商业人士可是知根知底,那是打了几十上百年交道的老对手了啊!然后丢出几箱伏特加,老毛子直接就龇着牙扑上去了,他们在来到长崎之前就是满手血腥,更不在乎此时手底下多几条日本人的亡魂。
将日本这边的建筑商灭门之后,华商这边便让自己的代理人开始疯狂囤积建筑材料--------这些代理人平时都相当隐秘的,外人不会发现他们和后面的华商有任何关系。
甚至这些材料还能直接从被灭门的大建筑商的仓库里直接弄回来,半夜里面偷偷去搬就好了------搞一队老毛子去守门,别人敢来直接乱枪打死。
不仅如此,华商这边还能提前从外地购买建筑材料调过来,这样一来的话,长崎这边想要尽快战后重建,日本政府就只能来找这名代理人,而这名代理人怎么看都是根正苗红的日本人,这不就进入到建筑行业当中了?
当然,建筑行业可以这么搞,其余的行业一样就可以如法炮制。
这就是官商勾结的威力,看谁不顺眼,看谁的行当不错,直接灭门就可以了。乔家只能带走长崎的贵重轻巧的货物,而植根于此数百年的华商却可以将长崎所有的财富,甚至未来的潜力,都全部透支揽入到自己的腰包当中来。
一干人商议得差不多了之后,便开始朝着长崎这边迅速赶了过去,此时的重点,还是要应付那支来者不善的白石联队。
来到了长崎之后,方林岩第一时间就去联系了尼古拉斯和绍伊古,发觉两人已经接到了李三送过来的情报,已经开始让手下的军队归队了。
但令人头大的是,俄国人糟糕的军纪在此时起到了很大的负面效果,尽管绍伊古和尼古拉斯发出来的召集令措辞非常严厉,并且前去街头传递消息的宪兵也得到了很大的授权,但现在才集结了差不多一千两百人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