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 (第2/2页)
“非常抱歉,韦尔根先生,耽搁了你这么久的时间。”
韦尔根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换做是其余的人,他现在已经大声吼叫了起来,顺带将自己的唾沫星子喷在了面前这个黄皮肤家伙的脸上,顺带让他知道船长的威严不可侵犯。
但是面前这个年轻得可以做他儿子的男子,却并不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放肆性格的对象啊......那些暴躁桀骜的俄国大汉,在他的面前也温顺得和小猫似的。
韦尔根只能在心中用家乡俚语咒骂了一句,然后摊摊手:
“没事,我们现在出发的话,还能在天黑之前穿过对马海峡。”
方林岩淡淡的道:
“那就祝你们一路顺风,我现在去拿行李,然后你们就出发吧。”
韦尔根听了之后道:
“那么我就下令升帆.......什么!上帝啊,你要去拿行李,你不和我们一起离开这个该死的国家了?”
方林岩道:
“是的,我突然想到我还有一些事情在这里要做。”
说到这里,他微笑了起来,然后认真的补充了一句:
“非常重要的事情。”
韦尔根摊开手,然后在眉心,胸口点了三下:
“既然是这样的话,我尊重您的选择,愿主保佑您。”
方林岩道:
“对了,我这一次离开乃是为了个人的私事,这件事请帮我保密,务必不要透露给其余的人知道,这是我最后的请求,愿主保佑您。”
韦尔根点点头道:
“我在你的话语里面嗅到了一种坚决的气息,去吧!你的离开我会帮你隐瞒的。”
方林岩便直接转身离开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韦尔根这个人都深切的感觉到了一股悲壮的气息,若他知道中国历史的话,那么就应该立即想起一句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或者用更加中二一些的语言来形容,那便是:
此去若一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
***
一个半小时之后,重返长崎的方林岩再次出现在了郑家光的面前,然后微笑道:
“我的朋友,我们又见面了。”
这时候的郑家光看起来很是疲惫,但是整个人却处于一种不正常的亢奋当中,他看到了方林岩之后哈哈大笑道:
“哇!这可真是让我惊喜!你是打算来见证一下被熊熊烈火所覆盖的长崎吗?”
此时的郑家光正在指挥工人挖掘着壕沟,他的身边当然有大量的人手保护,只要有人有什么异动,立即就会被密集的枪弹打成蜂窝。
贴近护卫郑家光的不是别人,却是那个健壮得像是男人的女人:柳德米拉。
这帮在海参崴过得并不如意的哥萨克人,直接就被日本华商开出来的待遇砸得晕了头,稀里糊涂就签了合约,并且将手掌按在了合约上,虔诚的以东正教最隆重的割手礼发了誓。
不过过了几天他们才发现,那一份合约上的生活待遇确实不错,但是丰厚的薪金却并不是即时下发的,而是以年薪的方式发放,当然,那是一个诱人的数字。
不过,在这一年当中,郑家光要是死了,这笔钱他们就拿不到了。
若是郑家光受到了缺胳膊断腿的严重伤害,这笔钱就要减半。
若是因为保护不周受到轻伤,一样要扣钱!
所以,现在这个世界上最不希望郑家光出事的不是他的父母,而是这群雇佣兵。
更搞笑的是,郑家光的审美居然迥异于常人,是的,他看上柳德米拉了......而这个从未受到过追求的俄国女人显然对此很是诧异,然后就大喜过望的接受了。
所以,郑家光现在看起来眼袋都有些重,两腿都有点儿发软。
此时郑家光手上还拿着一张图纸,这上面勾划着长崎的简易草图。
在这张草图上,整个长崎将会被一横三纵的长长壕沟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六个区域,一旦日本政府不肯就范,郑家就会点燃其中一个区域给他个下马威。
此时的壕沟便是用于防火,避免点燃一个区域之后,火势进一步扩散到另外一个区域的。
方林岩拿过他手上的图纸,扫了一眼之后就笑道:
“怎么,和日本人谈得不顺利吗?”
郑家光看了方林岩一眼,答非所问的道:
“之前乔家送来的两份电报,你都看了?”
方林岩点点头。
郑家光道:
“清政府这边的懦弱行为,毫无疑问让日本政府这边底气十足,他们给出的回复是,要将我们的人吊死在港口的码头上。”
虽然郑家光说得很是轻描淡写,但是他眼中的愤怒却是掩盖不去的,然后他淡淡的接着道:
“好在我的祖先们就拥有和这帮看似文明其实野蛮的畜生打交道的经验--------非常丰富的经验!所以今天晚上日落之后,就决定让内阁的那群蠢货见识一下我们的决心。”
然后郑家光的手指戳在了丙区上:
“这里,就将成为唐人屋敷的第一件祭品!!”
方林岩的瞳孔顿时缩了缩,丙区当中的两条街道,可是囊括了长崎大部分的商业区啊,若说长崎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得天独厚的海港位置,那么其次要的价值,就是这边的商业区了。
直观一点儿来说,丙区这里就像是重庆的磁器口,成都的春熙路,bj的王府井......这里一旦被毁掉,郑家要面对的压力可不止来源于日本政府了,因为这里面的店铺甚至都有一小半是外国人名下的。
但是,方林岩却很快就明白了过来,看着郑家光微微一笑道:
“干得漂亮,面对疯狗,不将它打痛,又怎么可能让它老老实实的摇尾巴呢?”
郑家光道:
“没错,我也是这样想的,并且父亲已经给内阁那边发去了电报,一旦有成建制的日军出现在长崎范围内五十公里,我们就会点燃一个区域。”
“此后每隔半个小时,或者日军推进十公里,我们就点燃下一个区域。”
“如果我们有人遭受到刺杀,同样会点燃一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