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两种方法 (第1/2页)
没错,他带来的这把鲁密铳,因为打发次数太多,需要换铳管。
按李忠义的说法,通常鲁密铳都是换后面,也就是接近枪把这边。
周大虎点点头:“这铳质量不错,做的还算可以,能打二十发吗?”
丁毅大喜,这人说做的还可以,证明他水平更好,点头道:“差不多的样子。”
周大虎眼珠一转:“我这换铳管有两种换法,你自己看要哪种?”
“那两种?”丁毅瞪着眼睛问。
“第一种就是换后面装火药的半截,这比较麻烦,要先截掉,做了后半截再装上,时间两天,收银一两八钱。”
“这么贵?”赵大山嚷嚷道。
“贵啥?”周大虎怒道:“一分手艺一分货,全大明有几个如我?我包你们能打三十发。”
丁毅心里乐开了花,不贵不贵,嘴上好像有点不满意:“那第二种呢。”
“把全部铳管一起换了,时间只要一天,收银二两四钱。”
“尼娘的,这个更贵呀。”赵大山又嚷嚷。
周大虎冷眼看着他:“我这包打四十发。”
丁毅大喜:“我要后一种,后一种。”
“算你识货。”周大虎嘻嘻一笑,开心的提着铳子进去了。
走一半才想起来:“你们明天这个时候来拿吧。”
魏继业这时道:“咱们能不能进去看看?”
“当然不能。”周大虎说着,砰,把门重重关上。
“走。”丁毅很开心,转身就带着大伙走了:“明天再来。”
众人回到街上,打了家附近的客栈住下,然后派赵大山魏继业带几个亲兵出去,打探消息。
晚些时候,大伙纷纷回来。
乐清人口不多,这个时代也就两三万人,是个小县城。
当年赵士祯在时,因为赵家带头,城里好多人都参与打造火器,后来国家没啥钱了,火器质量也越来越差,国家也不信任火器,慢慢没人干这行。
目前乐清除了周大虎外,还有四家铁铺,而且都曾经会打制火器,只是目前以打铁为主。
丁毅马上让他们再出去,把这四家,全部弄到旅顺。
丁毅出价也挺高的,每个工匠一月三两银子,如果技术好,称匠头可拿五两,家属妇孺每月供粮米。
这四家人,都是传统铁匠家,子承父业多少年,家里都有儿子会干。
其中两家都有两三个儿子也是铁匠。
对方听到后算了算,老父亲带两个儿子,一家三口能拿九两银,老父亲要是评到匠头,还能多拿二两,而且另外有三石粮米,加上各自的妻子,孩子,这日子,简直要飞啊。
家里人口多的,连银子带粮算算,一个月能拿近二十两银纯收入。
而他们在乐清,每月赚三两银,除去开支,买粮米,能存到几钱?
完全是天上和地下的待遇,有两家人多的毫不犹豫就点头了。
另一家人少的,在考虑一番后,也很快同意。
还有一家男主不乐意,但赵大山看了看现场情况后,把银子塞给他婆娘,婆娘一顿数落,终于说服了他。
当晚就把四家人搬到船上去了。
魏继业回来时很兴奋,告诉丁毅:“那家人多的,叫王又安的老匠头,曾经在工部做过,也是和周大虎父亲一起跟着赵士祯的,当年还是小学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