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移民与原住民的械斗 (第1/2页)
翌日,颜政为了不给人家添麻烦,早早启程出发。
昨晚一番询问,让他心情有些不好,这种心情不好不是物质方面,而是思想方面。
杉木村是设立四年的老村,颜政通过询问,了解不少直观的数据。
他借宿的那户人家,属于村中中上水平,由于家中两个大的孩子都已经有劳动能力,所以负担要小一些。
拿去年全年来看,这户人家有七口人,有田二十亩,去年一年的收成,一共是一万三千余斤谷子。
脱壳后可得糙米九千斤左右、糠三千五百斤左右。
从这收成来看,一家人吃饱是足够的。但东秦食盐专营,虽然比明国的盐便宜,去年也要100斤糙米才能换8斤盐,加上供销社改制后,又只能换成铜钱去购买,相当于多付了一笔钱。
他们一家每年需要腌肉和腌菜,这就需要八百斤糙米拿去换盐。还需要购置布匹和购买日用品,这两样需要用去糙米一千斤以上。
而花费最多的居然是婚丧嫁娶、庆吊往来,单单是去年各种礼金支出,这户人家就花去两千斤糙米的钱。
村里谁家生了个娃、老人过生日,都要摆几桌,村里人都是邻里邻居,往往都会随随礼,否则面子上过不去。
日子好了的弊端,就是喜欢热闹和折腾,攀比之风自然升起。
若是遇到大寿、结婚嫁娶,抑或是家中有人过世,那么大操大办是免不了的,此时随礼也不能太寒碜。
礼金更是一年一变,一年一加。虽说大操大办,极大的促进了市场需求,可颜政还是对这个现象不高兴。
因为算下来,他借宿的这户人家,每年温饱不成问题,可孩子若是要去自费读中学,他们往往没有这个供养能力。
钱都花在了人情往来,为此连孩子的教育都能忽视,这种观念让颜政深感忧患。
除非每个人的田多起来,但这么一来的话,也有个问题,那就是田一多,孩子也算是半个劳动力,更会影响一些农户父母的观念。
且田一多,礼金就不会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怕是今后为了厚葬先人,就能让人一贫如洗。
难啊!移风易俗何其难啊!颜政揉着眉头坐在车上,都懒得去参观新式农场。
这些新式农场的模式,其实相当于工厂,只不过将生产资料换做了田地。
三个生活秘书倒是很想下去走走,他们看着大块大块的连片农田时,都是满脸的讶异。
这些新式农场上的农机,也是多的吓人,若非国府扶持和农场采购,东秦的农机价格,也不会被快速打下来。
颜如英趴在娘亲的怀里,被远处农田里的畜力插秧机所吸引,伸出小手指着,又咿咿呀呀的望着颜政。
蓝雅笑吟吟的说:“英儿,你想下去是不是,你以后也开插秧机好不好?开插秧机,种田……种好多好多的田!”
颜政望着他笑道:“等他们大一些后,就在莫城北郊承包一片地,每年都让他们跟着去劳作!”
“这个主意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会误事的!”玉墨也笑道。
香织心里有事,一直凑着颜如青到窗户面前,可惜这孩子沉稳惯了,就如一个哲学家一般,拧着眉望着窗外的一切,看上去居然有股忧郁的味道。
颜政叹口气说:“无农不稳,可是这么一走访才知道,原来离了莫城,这农村的风气啊!就已经有些不成样子了!丧葬嫁娶,国府明令规定不允许大操大办,更不允许搞什么庆吊的礼金往来,可你们现在看看,又过回去了!
这不仅仅是观念问题,更是宗族势力的抬头和残余,没有宗族维系,想要大操大办也没有帮手,没有有德行的老者,礼节客套也就无法服人!这移风易俗的事,着实让人伤脑筋,还不能真的用暴力手段去禁止,毕竟这是内部矛盾,得用说服教育的法子!”
玉墨抱着娃说:“这也是生活变好了嘛!君上也不用过于担心,时不时下发文件,要求整治劝诫一二就行!”
“不!我是痛心,这些固有的‘礼’的观念,本就是明国士大夫弄来牧民的,他们维系这种观念,为的是稳定底层,同时更好的剥削底层。可渐渐的愚民下,观念就成为底层平民的命,让他们改,真就像是杀了他们一般!哎,他们也不想想,这种‘礼’除了让他们破家外,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颜政郁闷的说:“就拿重丧葬一事来说,死后热热闹闹的搞几天,除了一块面子以外,得到了什么?生前不尽孝,死后当成门面来大操大办,实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