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新的战略! (第1/2页)
结果参谋长却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说道:“没出问题,装备不但不过时,反而十分先进,现在的第43军可以说是我们的拳头部队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期待,仿佛看到了第43军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场景。
“啥意思?”莫德尔有些摸不着头脑,一脸疑惑地说道。他被参谋长的话弄得一头雾水,不明白第43军为何突然成为了拳头部队。
“你自己看看,这是发来的装备清单。”参谋长也没多解释,将一份清单递了过去。
莫德尔接过清单,眼睛越睁越大,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说道:“上帝啊,这是真的?居然还有装甲车,都是最新款的?另外还有自行反坦克歼击车?”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惊讶和喜悦,没想到第43军会得到如此先进的装备。
“这不就是装甲掷弹兵师么?为什么要改名机械化步兵师?”莫德尔有些疑惑地问道。他对部队的编制和命名有些不解,不明白为何要将装甲掷弹兵师改名为机械化步兵师。
“我的天呐,早知道有这么好的武器装备,我就让直属的第255,267、293步兵师以及286警卫师换装了。”莫德尔彻底凌乱了,他满心懊悔自己当时不问清楚状况,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整编,结果没想到直接给他送来一个主力部队。
原本第43军战斗力属于一般,比二线强一点,比一线又弱,一直都被他当做预备队使用。
“现在看来,第43军成为主力部队了,下一次战斗就要让他们上战场了。”莫德尔苦笑一声说道,同时脑海中闪过一丝大胆的想法:“也许我们该来一次反击。”
他开始在脑海中谋画着反击的具体方案,思考着如何利用第43军的强大装备优势,给苏军来一个措手不及。他想象着第43军在战场上如钢铁洪流般冲向苏军阵地,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场景。
他设想了各种可能的情况,包括苏军的反应、战场的地形以及天气的影响,力求制定出一个完美的反击计划。
莫德尔元帅所率领的部队,此前在漫长的战斗与消耗中,已然疲惫不堪,物资补给也几近枯竭,士气低迷。
然而,施佩尔费尽周折送来的补给宛如一场及时雨,为莫德尔的部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莫德尔深知,这是扭转战局的关键契机,一旦错过,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即召集麾下将领,在昏暗的指挥部中,借着摇曳的烛光,对着大幅作战地图展开了紧张而周密的战前部署。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详细地阐述着每一个作战计划的细节。
经过反复商讨与论证,反击计划最终敲定,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一触即发。
反击伊始,德军势如破竹。
在先进武器的强大火力掩护下,德军士兵们如饿狼般疯狂地向苏军阵地扑去。
莫德尔精心策划的战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德军巧妙地利用地形,采取穿插迂回的战术,成功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
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德军士气大振,一路高歌猛进。
在激烈的交火中,不少苏军部队被德军分割包围,德军趁机发动猛攻,消灭了大量苏军有生力量。
一时间,战场上苏军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
然而,苏军毕竟是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和顽强意志的军队。
在短暂的慌乱之后,苏军迅速冷静下来,开始组织反击。
苏军指挥官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迅速洞察了德军的战术意图,果断调整部署。
他们从后方紧急调来了精锐部队,对德军实施反包围。
苏军的坦克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如钢铁洪流般冲向德军阵地,强大的冲击力让德军士兵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随着苏军的反击逐渐展开,战场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原本占据优势的德军,此刻陷入了苏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德军的进攻势头被彻底遏制,士兵们开始陷入恐慌。
好在关键时刻,德军指挥官也开始身先士卒,让德军士兵们重新振作起来,与苏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每一寸土地都要经过反复争夺。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时而德军占据上风,时而苏军又夺回失地。
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都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的士兵们都杀红了眼,战场上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血腥气息。
天色渐暗,战斗仍在继续。
莫德尔知道,这样下去,德军必将陷入绝境。
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战场局势,思考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苏军方面,也在加紧进攻,试图一举消灭被包围的德军。
莫斯科的天空被厚重的铅云所笼罩,凛冽的寒风如同一头猛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横冲直撞。
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外面的天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大胡子斯大林,正坐在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前,他的手中夹着一支香烟,那淡淡的烟雾在他的脸庞前缭绕,却无法掩盖住他脸上深深的忧虑和紧锁的眉头。
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听取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汇报——德军在战场上突然涌现出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数量之多、威力之强,都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起初,斯大林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毕竟在战争年代,新式武器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几乎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
而且,当时苏联红军在前线的形势还算不错,胜利的天平似乎正逐渐向他们这边倾斜。
所以,他觉得这不过是德军的一次常规军事升级,并不会对大局产生太大的影响。
然而,当他收到朱可夫元帅发来的加急电报时,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