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相同但不同 (第1/2页)
今日便是金陵城官吏岗位考试的发榜日了,虽然它不是科举但却要比科举放榜的热闹并不差几分,很多人都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五万多人取三千二,大概是十六七人里取一个,不过这次放榜还会有个前所未有的创举,那就是把所有通过之人的试卷一同张贴出来,为的就是叫大伙儿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才实学。
三千多张卷子沿着皇城根下贴了一面墙,许多没去参加考试的人都在那仔细研读这次考试的卷子和考生的答案。
只能说心服口服,虽然这里有六七成都是世家子弟的卷子,但大伙儿无话可说,因为他们的确是更加优秀,而剩下的平民子弟的也占了个三四成,虽然不多,但这却是一个很好的信号,那就是终究所有人能够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施展自己了。
卷子就摆在那里,优秀不优秀大家都能看见,虽然大家都明白人家世家拥有的东西更多条件更好,但已经有人为他们争取到这一场同场竞技的条件了,再挑剔总归是说不过去,当下唯有比以往更努力的活着和更努力的攀爬,才能有前进的可能。
而到了今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为他们搏命打下这份机会的夏道生到底长什么样……
“这他妈……这帮逼是真会想象啊。”
夏林拿着一本《夏道生伏虎录》的小人书翻看着,上头的他身长九尺,美髯赤发,手持一柄玉骨铁扇,而那老虎怎么看怎么都长得像高士廉……
翻看里头的内容,其实剧情特别简单,就是说某某山中有虎,年年都要吃掉好些个赶考的书生,这日有一个英雄义士名为夏道生路过此处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一口气喝了三坛浮梁烈酒冲上山中与猛虎搏斗,最终杀死猛虎但他自己也力竭而亡的故事。
其实大伙儿都知道这是在暗喻什么,无非就是他拼着自己一身伤把世家拉下了神坛,但显然世家并不会轻易放过他,打虎英雄夏道生最后的死亡更像是对真实世界夏林结局的一种臆想和猜测。
最后一幕便是百姓为其立碑,在其坟前敬酒。
“哈哈哈哈……”夏林看完之后开怀大笑。
“这位爷,买不买?这册我们只画了十份,这可是最后一份了。”
街上卖手绘小人书的落魄读书人嘿嘿的笑着:“有些贵,不过大伙儿都喜欢。”
“为何不去书局印出来?”
那书生讪笑起来:“没有本钱啊,书局三百份起印呢。”
“嗯,这倒也是没办法,毕竟开模的成本在那摆着。”夏林又拿起了周围的几本书,有的是小人书有的则是手抄的,大多都是短篇,一个字一个字抄写上去看着还挺精致。
内容嘛,其实想象力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行,但对于夏林这种网络都看到重生之初入大荒转生成刘姥姥在大观园中桃园三结义这种剧情的人来说,着实是有些乏味了。
“这位大爷……抱歉了,不买就不能看了。”那书生赧然一笑:“小生就靠这个糊口,若是大伙儿都来看看却不买,这可是大麻烦了。”
“说的也是。”夏林放下了一张二十两的散票子:“那我看了你一本,再加这里每样一本,我都买了。”
“大爷,这也太多了……我这些加起来也不过十两就够了。”
“那这样。”夏林又放下了五十两:“你写个长篇如何?”
“长篇?我……似乎是不太会呢。”
“没事,试试写着。若是你写的好,我出钱到书局给你印成刊,到时咱们五五分账如何?”
“这……那……那多谢这位大爷了。”
夏林笑着摆了摆手:“生意而已。”
等他从摊位上离开之后,身边的糖宝儿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要在这些人身上投钱?他们写的东西与你写的……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那这可不一样,现在我需要一场文化的盛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想启动这个工程就要有一个前置条件,那就是能让干这一行的人吃得饱吃得好。只有这样才能引来一个盛世。光打仗可没意思,如果打仗就能把世家按死,那他们就不配活这么些年了。”
“所以你打算?”
“诛他们的心。”夏林竖起一根手指:“廉价、广泛、持久的教育,永远是最好用的武器。简单说就是叫更多的人读书,愿意读书,喜欢读书。这真是现在条件不允许,不然我都想把九年义务教育给拉起来。”
“什么?”
糖宝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快步走到夏林身边挽住他的胳膊:“什么叫义务教育,还九年?”
都说寒窗十年,这十年时间里头要吃多少苦花多少钱,那读过书的人都是知道的,但夏林刚才一句话把糖宝儿给整破防了,十年寒窗九年义务,那合辙就自费一年呗?
这天王老子来了也供不起啊。
“你可莫要这样乱来,供不起的。”
“迟早可以。”
夏林攥着糖宝儿的手笑着往前走,他们在路上买了些东西,然后就来到了老张的府中。
身中七刀而不死的老张这会儿正在院子里的树荫下躺着,他这厮运气是真的好,说是这七刀里头哪怕只要有一刀稍微不准一些,他心肝脾肺肾总是要废一个,而现在冬娘不在,孙神医也不在,五脏随便弄坏一个都没救了。
但是……嘿,就是扎不着。七刀下去,刀刀见血,全是皮外伤,除了血出的多点给他给整休克了,修养了两个月现在几乎也就没啥大碍了。
“哟。”老张看到夏林过来,指了指他手上的东西:“拿来我吃吃。”
“你还真是不客气,你不是该说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么?”
“我跟你客气个毛。”老张用脚踢了两张凳子出来:“坐,等会我叫你嫂子去馆子里要几道菜来。”
夏林跟糖宝儿坐了下来:“哎呀,你日子过的稳啊,徒弟不知不觉就变嫂子了,传出去也不嫌丢人。”
“风雅,风雅你懂不懂?”
“风你个死人头!”这会儿吴宁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她比夏林与她初见时多了十足的风韵,当时还只是个少女,如今俨然已经成了个小妇人模样。
“你们先坐,我去喊几道菜过来,这家伙这些日子懒死了。”
“我这不是受伤了么!”老张喊道:“你得让让我。”
“少来了,怀胎十月都不如你虚。”吴宁推了老张脑袋一下:“我先去了,你们自己倒茶喝。”
等他走了之后,夏林这才偷偷摸摸把买来的米酒掏了出来,老张一看伸手一拽就抓到了自己怀里:“好好好,还是你惦记老父亲。”
“别他娘的给我废话了,事情办的怎么样?”
“事情嘛,肯定是办好了。我前几日跟赵世远聊了一天,他会想法子去跟礼部联系一下。”
“这估计成不了。”夏林仰过头叹气道:“但是能给他们敲敲警钟。”
“我觉得也悬,取消终身官员制度这个事,本来不该是礼部管的,但吏部那边更不成。”
“别急慢慢来,困难肯定是有的。”夏林竖起一根手指:“今天七夕,晚上有花灯会,要不要去看看?”
“谁他妈乐意看花灯啊,花船有没有会啊?”
“不是,老张。你都这逼样了,还惦记花船呢?”
“倒不是惦记那事儿,说是这些日子好看的姑娘都跑浮梁去报名当演员了。这边花魁的质量每况愈下,现在金陵城几个高档的场子都入不敷出了。所以他们前些日子好像说是有个什么活动来着,答题还是解谜来着,便能畅吃全场。”
老张说到这里一拍大腿:“我好几个月没咋吃好东西了,天天清汤寡水,日子难熬哟。这不,画舫里头的吃的,你知道的,好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