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苦一苦百姓 (第1/2页)
“哈哈哈哈……”
不久后,央视的上层的一间大办公室内,传来了一道独属于中年男人的爽朗笑声。
“看来,我们还真低估了这位小朋友!”
不久前……
“您看我给的这个理由,合适吗?”张远娓娓道来。
对方说,需要一个理由。
一个在央视播出一部两次播放成绩都很差的电视剧的理由。
若是一般制片人的话,肯定会回答。
“我们这部戏的演员阵容强大。”
“我们这部戏的剧本考究,参照了大量古籍。”
“我们这部戏的拍摄制作精良,每一件道具都是单独仿古制作的。”
诸如此类,展示作品优势的说法。
但这些都只是外部优势。
就像一位女演员,你说她长得漂亮,身材好,个子高。
但主演的戏已经票房连扑三四部了,一般的剧组会要吗?
现在这部戏,也是如此情况。
外部优势就不用说了,没用。
央视播的大型历史剧,哪一部不精良,演员不好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作品的核心内容上。
央视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与其他任何地方台都不同。
那就是,他除了广播电视外,还国家的喉舌。
这点非常重要。
在他们这儿播出的片子,首先不是好不好看,而是不能犯错误。
同样的,在不犯错误的情况下,央视播出的作品,许多不光是为了给百姓看的。
就像普通人瞧每年大会报告内容都差不多,但内行一瞧就能知道未来几年的工作形式。
若举实例的话,就比如比较近的,05年年初播出的《大宋提刑官》。
片子绝对好,剧王级的收视率。
其中何冰老师塑造的宋慈一角让人印象深刻。
但若说演的最好的,不得不说,还得是郭达老师饰演的大反派刁光斗。
喜剧演员演正剧,很多时候都是降维打击。
给何冰这位人艺台柱子都给压的没了光采。
不过张远觉得,这部片子不应该叫《大宋提刑官》,应该叫《我的吏部尚书老丈人》。
若没有吏部尚书老丈人,宋慈能斗的过刁光斗?
那这部剧除了好看外,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这就得结合当时的实事来看。
03,04,05年,是内部整肃大年。
每年开会都以此为主题,抓的很紧。
而这片子的内容,看似是查案,但最后查着查着,都查到了百官前列那几位头上。
后世的《人民的名义》播出前一两年,形式也是类似的。
所以,对方让他给个理由。
这理由,不是用来说服观众的。
而是用来,给上边的人,解释给更上边的人听的。
因此,张远给这位刘主编说了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古代,时间不可考。
某日,九江郡的一位农夫因为对当地县令摊派多重田赋不满。
便搜集了农司颁布的减负条例,拉拢乡邻,想要抵抗这种压迫行为。
县令得知后,将农夫捉拿至县牢之内。
名曰教化。
数日后,农夫被教化至死……
骨肉亲人死于非命,农夫家人奔走相告,纠集半百之数的亲属上县衙闹事。
被捕快驱离后,又遭打手围殴,伤者十数。
此时传扬后,周围四县百姓对强征田赋一事早已不满,便纷纷揭竿而起。
携青壮,老幼,持农具工械,愤然集结。
不出几日,人数过万!
将县衙团团围住。
县令妄图故技重施,派捕快恐吓人群。
未曾想,民众暴怒,当场打死捕快一名,打伤无数。
并将当地捕头一并击杀。
事已至此,再难回头!
农夫们冲入县衙,捉住县令后,将其殴打良久,而后挖坑活埋。
并拆毁县衙后,才四散而去。
此时发生后,朝野震动,六部惊骇,迅速召开会议,商讨过失。
张远说完故事后,刘主编表情严肃,脑门上有冷汗凝结。
这是古代故事。
对,古代故事……
“你说这故事,是什么意思?”刘总编赶紧岔开话题,不敢再听了。
“您听我慢慢说。”相反,张远一点都不急。
“《大明王朝1566》这部戏,它的开局便是严党为填补国库亏空,以改稻为桑之名,强行兼并百姓土地。”
“弄得浙江百姓民不聊生。”
“严党为了自己发财,也为了讨好嘉靖帝,不惜毁田踏苗,甚至毁堤淹田。”
“因欺压百姓太甚,桑农齐大柱率领大量农夫包围总督衙门。”
听着张远介绍至此,刘主编眉头一抖。
太像了!
太像刚才那个故事了。
“其后朝堂内斗不谈。”
“但严阁老一派面对百姓怨声载道,依旧将“改稻为桑”定为国策。”
“甚至其中赵贞吉一角,还说出了‘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的荒唐言论。”
“可以了!”
就和刚才那个故事一样,刘主编不敢再听下去了。
因为片中赵贞吉的这句台词,他有点耳熟。
历史上真实的赵贞吉可不像片中那般,是一代能臣。
《大明王朝1566》里黑的最严重的就是这位。
但徐敏老师演的实在是太好了,让人印象深刻。
小时候看《雍正王朝》就觉得太子演的极好,徐老师真是演什么像什么。
当然,少时不知太子为何要与郑春华私通。
长大后发现,这位女演员有两颗大雷。
是大到有杨密和李晓冉加起来那么大的大雷!
只能说选角和剧情突然合理了起来。
刘主编听完他说的故事,又听完他的电视剧剧情介绍后,心中有数了。
“你等我会儿。”
说罢,他直接出门,坐电梯上楼。
而后,便有了办公室内的那道笑声。
“好啊。”
“他年纪轻轻,就能听懂我们的意思。”
“并且眼界那么高,那么敏感,能看到这一层。”
“看来是个可造之材。”
这位高兴,因为张远给的理由很合适。
除了片子能与那个“古代”故事相契合外,还有一个重要理由。
2006年一月一日起,实行数千年,长久以来,一直压迫在世世代代农民头上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了。
从那个“古代”故事发生,到06年年初,足足过去了7载岁月。
因为这项税费,涉及每年近千亿的收入。
牵扯了多少人的利益。
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想要“再苦一苦百姓”的,可不止是赵贞吉。
况且这些人还不愿担骂名呢。
有了这个理由,这部片子便能在央视站得住脚了。
哪怕收视率不好都没关系。
有这个理由在,上头知道了,不光不会责怪,还得说他办得好。
又过了许久,刘主编带着合同,满面春风的回到了办公室内。
“上边很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