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秦的礼物 (第1/2页)
最后几口木箱则更是特别,有口箱子放着一架造型古怪的器物,一口放着很多精致的小布包,每个布包都鼓鼓的,显然里面装了东西,布包的用料是他们看着觉得很不错的那种布。
这秦国虽是蛮夷之国,但好东西还真不少!
孔雀国王公大臣们在心中暗道,他们自诩见多识广,可这些秦国人带来的东西,很多都没见过。
但他们是上国,不能表现出没见识,在秦国人面前跌份,反而要装出“你们带来的东西也就那样,我们孔雀国乃天朝上国,啥宝物没有?根本引不起我们兴趣!”的态度。
可等姚直开始为他们介绍,一个个立刻认真听起来:“这些器具是用‘璆琳’宝玉所制,‘璆琳’是我大秦一种极其珍贵的宝玉,开采便已极难,何况是将其制成器具?”
“这成套的璆琳制品更为稀有,在大秦也唯有皇帝陛下才能拿出完整的一套,其中含杯盘碗碟……可供国主日常使用。但须注意,璆琳易碎,须轻拿轻放,要是落在地上,常会碎裂,且不可修补。”
“这也正是璆琳难以制成器具的一大原因,也正如其形色,干净无瑕,不带有一丝瑕疵污秽,自然也容不得破损。”
送礼嘛,重要的不是礼物真有多贵重,而是要让收礼的人感到他收到的礼物很贵重。
反正吹牛又不上税,将这些玻璃器具吹成很难得、皇家仅有,还要说玻璃有高洁容不得瑕疵的品质,才能更显珍贵。
姚直话后,孔雀国众王公大臣看向玻璃器具的眼神变了一些,变得更加稀罕。
在他们这种地位,要的东西已不太在乎实用性,而是要贵重独特要有特殊的含义,给他们充面子,彰显他们的身份地位,而这些璆琳器具便很能彰显。
尤其高洁容不得瑕疵这点,更是戳中了他们心坎,因为他们也是这样的人啊,灵魂纯净、品行高洁、容不得瑕疵。
就像钻石和爱情一样,两者真的有关系吗?没有,只是因为有人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才让更多人将爱情和钻石画等号。
所以,璆琳器具易碎,在孔雀国王公大臣们看来,不仅不是缺点,反而是优点,因为显现了璆琳的独特。
可惜秦国人也不多带一点,就算还带了,恐怕也没有这么完整的一套,他们若是想要,估计还得去那秦国获取。
但这不仅没让他们失去兴趣,反而更加想要,因为获得的过程艰难,越能说明物品珍贵。
孔雀国国王也暗自点头,觉得这一套璆琳器具很对他,合该为他所得,他也是品性高洁、容不得瑕疵的人啊,所以他信奉耆那教,想要将耆那教推广开来,可惜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姚直继续介绍:“此为陶器,是以泥土配合特别的手法烧制而成,这件陶器是仿照我大秦军士和战车样貌所制……”
随着姚直的介绍,孔雀国众王公大臣仔细一看,这被称为“陶器”的东西做工细腻,颜色也非常鲜明具有美感,那战车恍若真实、秦人军士也栩栩如生,连脸上的微笑表情都能看到。
但这就是秦人士卒和战车,他们是如何作战的?架着这辆战车在战场上来回冲撞?
“此为铜器,是以铜铸成,这是一口鼎,在我大秦常被用来烹饪食物,所以有钟鸣鼎食之说,这是皇帝陛下赠予国主的宝剑,象征我大秦与贵邦交好……”
那剑没啥好看的,但这东西居然是用来烹饪食物的,可别说造型还挺别致,三足双耳、圆乎乎的身子,看着还蛮有趣。
其后,姚直又介绍了箱子重其他铜器和玉石制品,但孔雀国的王公大臣们兴趣不高,他们孔雀国也有这些东西,只是在做工和造型上和秦人的不同。
轮到那几口放着布的箱子,姚直介绍到:“这是锦,是我大秦一种珍贵的布料,以蚕丝织做而成。”
“蚕是一种小虫,其性高洁,在我大秦有言‘夫鹓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蚕虫也如神鸟鹓鹐一般,非桑叶不食,极好干净。”
为了此次出使,姚直等人在来前狠狠恶补了一番文化知识,不然到了外邦,怎么和外人言说大秦的文化。
“待将蚕虫养到一定时日,便会吐丝结蛹。养蚕人要将蛹上蚕丝抽出,再经多道技艺织作为锦,过程繁琐,用时甚长,锦得来不易。”
“然锦轻便柔滑细腻,着于身上,不伤肌肤,有清爽轻巧之感,且锦能织作出多种颜色图案,是上等布料!”
方才看到时便知这布料不一般,现今听闻,更觉不同凡响。
以一种只吃那桑叶的小虫所吐之丝织成布料,哪得养多少虫,又得抽多少丝,还要经过多少繁杂的流程,才能将丝变成眼前的布?
这一番介绍下来,孔雀国有的王公大臣心中生出一个念头:这大秦国听着不像是蛮夷之邦,反而像是个很文明强盛的国家……
一般的蛮夷之邦会用那蚕虫织锦,以璆琳制出那些精美器具?会不会是他们想差了,也许大秦国不比他们孔雀国差?
一王公看向另一口箱中那种奇怪的“白布”,问道:“此又是何布料?”
姚直摇头笑道:“此非布料,而是‘纸’,‘纸’原先这世上并不存在,是我大秦李念公子制出,然后才有!‘纸’之一物,主要用途是书写记录文字,其极为轻薄,易携带存储。”
“在我大秦,已被用于百家记录其等经典,好传告世人。”
原来是一种书写记录文字的东西,那就和树皮和竹简一样,难怪如此白,还裁剪得整齐。
但对姚直说的纸原先这世上没有,是那李念公子制出,然后才有的说法,孔雀国众王公大臣不信,这显然是秦国人在故意抬高自己。
那问话的王公好奇道:“李念公子是谁?何为百家?”
姚直解释道:“李念公子是我大秦一位大贤,有经天纬地之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便是我等会来贵邦出使,也是李念公子向皇帝陛下提议。李念公子还是陛下之婿,深得陛下器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